不寻常的2020年即将过去,2021年正向我们走来。在新的一年,作为市直学校和主城区其他中小学校关工委工作,应该把目标指向定位在哪里?通过最近学习思考,我以为要以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重要指示为指针,以“优质化建设”为抓手,根据我省教育系统关工委提出的“两高”要求(高起点站位,高质量发展),凝心聚力、自我加压,敢为人先,进一步把市直和主城区中小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做大做强,努力走在全市普教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前列,为广大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为明年市教育局关工委申报并通过验收,建成省教育系统关工委优质化建设合格单位,作出应有努力。
为什么要强调提出这样的目标定位?
提出市直和主城区中小学校关工委要努力走在全市普教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前列,是由于以下要求:
一是贯彻落实党的五中全会精神和习总书记最近关于做好关心下一个工作重要指示的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深刻分析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提出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之大变局”,“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强调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强国。在这样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从世界形势大变局和我国长远发展高度,深刻阐明了关心下一代事业的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问题,从服务对象、依靠力量、组织机构和领导责任四个方面,全面部署了关心下一代工作,为我们广大关工委同志和“五老”鼓了劲,指明了路!习总书记把最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重任,寄托在青少年身上,深刻指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这正如伟人说的,“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归根结底是你们的”;高度评价了“五老”重要价值和作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力量”;明确肯定关工委团结带领“五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再一次叮嘱“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支持更多老同志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使广大'五老ˊ在关心下一代的广阔舞台上老有作为、发光发热,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要求明确、时不我待!一定要通过深入学习、深刻领会,牢记初心,不忘使命,应势而动、顺势而行、乘势而上。这样,才不辜负总书记的托付,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是传承、弘扬“张謇精神”的推动。今年以来,习总书记两次提到张謇,称他是“爱国企业家的典型”。尤其是2020年 11月12日,在日理万机之中,“专门来南通博物苑了解张謇兴办实业、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的情况”,称张謇“是中国私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强调“要把南通博物苑和张謇故居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广大民营企业家和青少年受到教育,增强社会责任感,坚定'四个自信ˊ”。张謇是南通近代爱国实业家,也是著名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是南通教育之乡的最早倡导者、设计者和重要奠基人。他在发展实业初见成效之后,就通过大生(厂名)注资、自己和亲友捐赠、社会化缘甚至卖字筹资等,创办新式学校,建立了我国第一所独立建制的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和通州女子师范,在本地创办了一批中、小学校,还在南通内外,先后创办或参与创办了近20所高等院校和其他社会公共事业,一时南通曾被誉为全国“模范县”,表现了他极其宝贵的爱国图强、勇于担当、开拓创新、开放包容、造福乡梓、强毅力行精神和“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儒家文化意识。他认为,“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故踊跃从公者,做一分便是一分,做一寸便是一寸。”他们兄弟分家所立的一份“析产书”,其中写道:“要之,此后之皮肉骨肉,当为世界牺牲,不能复为子孙牛马,则余二人总愿之所同也。”晚年他依然奋斗不息,说“謇老矣,为地方而死,完我村落志愿,浩然无憾!”张謇逝世时,给南通留下了一个拥有50多家企业、2400多万两白银、当时全国最大的民族资本集团,一个由400多所各类学校、场馆组成的教育文化体系,一套完整的水利、交通、供电等市政基础实施,以及一系列公益慈善事业。特别是给南通创造了7个全国第一,让世人刮目相看。而这些,好多都建在南通主城区。回忆我们好些同志,从开蒙读小学,继而上中学、中师,乃至读大学,那些学校,或许当年就是张謇亲手创办、参与举办,或者是他在清末主张“借庙建校”中兴办的。可以这么说,作为南通人,尤其是南通主城区人、主城区教育工作者,是张謇事业、张謇精神的直接得益者,更应该是他的事业与精神的最好学习者、传承者和弘扬者。我们市直和主城区中小学校关工委同志,应该有勇气、有决心、也有责任把南通主城区普教系统关心下一工作做得更好、更加出色,努力走在全市普教系统前列,乃至在更广范围内占有一席之地,让前人开创的事业在我们手中更加兴旺发达,熠熠生辉。
三是当今南通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经过40多年改革开放,南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今年国民生产总值有望跨进“万亿俱乐部”,成为上海北翼最有发展潜力的新兴城市。南通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闻名遐迩、世人瞩目。最近两年又提出了要建设“教育现代化高地”、“教育精神高地”、“新时代教育之乡”,为建设“强富美高”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南通,培养与输送更多高质量科技人才和建设生力军。特别是近年来,原崇川、港闸两区合并,建立新的崇川区,提出要打造“长三角”最美城区;听说南通主城区中学,都将由市教育局统一管理。这些都表明上级党政领导,十分重视加强南通主城区的建设、发展,更好发挥她在本市发展全局中的作用。作为市直和主城区中小学校关工委同志,尤其是各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党组织选配我们负责关工委工作,对大家寄予了厚望。我们一定要不断增强光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胸怀大格局,提高站位,勇于担当,负重奋进,争作贡献,努力为把市直和主城区中小学校关工委工作进一步做大做强,走在全市普教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前列,出大力、使大劲,作出新贡献。
能不能达到这样的目标定位?
我认为实现这样的目标定位,当前有利条件很多:
一是天时。我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政通人和,万众一心,正逢从来未有的、离民族振兴最近的盛世年代。习总书记和党中央对关心下一代工作十分重视。地方各级党政领导和学校领导的认识,也不断提高。关工委工作不断深入人心,受到了学校广大师生与社会各界的一致肯定和大力支持。
二是地利。长期以来,南通交通不便,发展受阻。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艰苦努力,现在江、海、陆、空都四通八达,经济、社会、教育等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全省、全国乃至世界影响力、吸引力大大增强。南通正在成为省市内外、乃至国内外众目所瞩、众望所归的创业宝地和宜居福地。
三是人和。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对关心下一代事业,十分关心和重视。市教育局现任领导郭毅浩局长,2011年到职第一次召开局关工委会议就强调,对关工委工作要“全力支持,全程关注,全新服务”,“教育局各处室都要配合、支持关工委工作”。他还认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做得好,是离退休老同志们的功劳;没有做好,是我们在位同志的责任。”通过这些年努力,投身关心下一代事业的老教师、老同志越来越多,开始涌现了一批热心关工委工作的骨干和优秀关工委工作团队。这是做好市直和主城区中小学校关工委工作的重要基础和依靠力量。
回眸近百年来南通教育发展历程,可以说从先贤张謇起,勇于担当、创新争优、敢为人先,这是南通主城区和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宝贵精神和优良传统。陶行知先生就说过,“和农民生活习惯打成一片,我是学得张謇的”,“我搞生活教育,他就是我的第一个先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这种精神和传统延绵不断,得到了传承和不断丰富发展。我市以“二李”(著名儿童教育家、我省首批特级教师李吉林和著名特级教师李庾南)为代表的一批优秀教育工作者,1978年就起步进行教改实验,40多年来持续不断,引领全国,至今依然是我国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旗子。在上个世纪90年代师范教育改革中,我市南通师范、南通师专和南通教院都曾成绩显著,先后获得国家教委(教育部)表彰,授予“先进学校”称号,在全国同行中产生过一定影响。就关心下一代工作而言,“知心奶奶信箱”、“孙爷爷谈心屋”、孙术革命老人为代表的一批离退休老教师创办的《关心下一代园地》以及南通西藏民族中学开展的西藏学子亲情教育“我在南通有个家”等省、市关爱工作品牌,都产生在南通主城区这块土地上,充分显示了我市市直和主城区教育工作者、教育关工委同志以及广大“五老”的教育情怀和无限智慧。市直和主城区中小学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都是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学校老领导,是教师的教师,具有丰富的教育经验。退休后党组织信任大家,又委以重任。一定要自敬自重,尽责尽力,不负托嘱,不孚众望,一定可以、而且一定能够把市直和主城区中小学校关工委工作做得更加亮丽多彩!
怎样实现这样的目标定位?
关工委优质化建设,既是关工委建设的努力目标,也是推进关工委进一步提升工作水平的强大动力。要以习总书记重要指导为根本遵循,以优质化建设为强大动力,不断提高对关工委性质和肩负重任的认识,凝心聚力,乘势而上,着重抓好以下几条。
一要对照省、市教育关工委优质化建设基本要求找差距,补缺强弱、落实到位。《江苏省市、县(市、区)教育局关工委优质化建设工作基本要求》30条,其中不少地方涉及到基层学校,如:1、中小学全部建立关工委,关工委常态化合格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2、关工委工作纳入党政工作运行轨道,进入党政年初工作计划、年终工作总结和日常工作部署。3、关工委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计划,积极开展宣传活动。4、建立退休名校长、名教师工作室,积极有效的对青年教职工和青少年学生实施帮助。5、建立以老同志为主体的家长学校讲师团,并正常开展活动。6、中小学家长学校纳入教育督导范围,基本实现常态化、标准化、课程化和特色化要求。7、中小学关工委工作经费和驻会老同志补贴有明确规定并已落实,确保关工委活动正常开展。8、中小学有条件的老同志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比例达到70%以上。工作骨干占参加人数的20%以上,每年坚持对工作骨干开展培训。9、各中小学普遍建立青少年“需求菜单”和校内外老同志“资源菜单”对接的“双菜单”制。10、积极开展各种为特殊青少年群体服务的帮扶活动,取得良好效果。11、学校建立多种形式的“关爱超市”。12、中小学普遍建立“一校一特”或“一校一品”。13、参与校外教育辅导站活动,实行“站校合办”。 14、积极组织主题教育活动,选送主题教育征文,参加省、市评选。提供和参与精品教育案例评选。15、积极报送和参与家教论文评选,或有调研报告、研究成果。16、重视做好信息网络、宣传联系工作,档案管理和保存基本到位,等等。
以上这些方面,各校关工委都要主动对照要求找差距,拿出硬举措,排出时间表,补差补缺上水平。
二要以“党建带关建”,进一步把关工委班子机构配好、建强。这是关工委优质化的关键,是做好关工委工作的前提。要认真贯彻执行“党建带关建”精神,把学校关工委真正建成同级党组织坚强的“工作机构”,能切实肩负起“团结带领”五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发挥重要作用”的历史重任。
1、组织落实。要根据教育部党组文件关于“特别要选配好领导班子主要负责同志”的要求和省委组织部等联合颁发的文件关于“精心选派政治上可靠、责任心强、经验丰富、有威望、热心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老同志担任各级关工委领导……出现缺位后及时充实调整、补齐配强”的要求,把学校关工委“3加1”班子机构人员配全、配好。所谓“3”,就是除学校主要领导兼任校关工委主任以外,要坚持条件,认真选配一位离退休或者退二线的学校老领导担任常务副主任,选配一位退休老同志和一位学校中层在职干部担任秘书长,这样组成“三驾马车”。再选定一位热心关工事业的分管领导,认真分管到位,形成工作合力。已在岗的同志,要充分体会到组织信任光荣,肩负责任重大,自觉按照上述要求,不断加强自我修炼,努力做到与时俱进。
2、“把政治建设作为关工委的根本建设”,切实抓好。要通过建立和执行学习、培训制度,重视加强关工委成员的政治思想建设,深刻认识关工委是承担重要政治任务、带有群众性的党政工作机构,增强党的观念,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政治上同以习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不断增强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和对关工委工作的热爱,弘扬“五爱”精神,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自觉树立关工委良好形象,不断加强关工委意识,大力宣传关工委工作,建设良好团队精神,增强和扩大关工委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准确牢固地把握好新时代关工委工作新方位、新使命,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坚强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
三要努力扩大“关工”队伍,着力增强骨干力量。这是实现关工委优质化、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基础。市直和主城区各学校要按照省教育关工委对有条件老同志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占比和工作骨干占参与人数的比例要求,着力提升核心层,巩固骨干层,扩大参与层。要以习总书记为榜样,从尊重、亲近、了解“五老”入手,用情引导,用智发动,用心组织,用力服务,从多方面为他们投身“关工”事业创造条件,建立经常性联系和学习、培训制度,充分发挥好和注意保护好他们的积极性。要研究探索建立新时代关工委服务新体系,深排细找,发掘本地区、本单位“五老”人才资源优势,重视做好离退休名、老校长与名教师、老模范、老优秀班主任和辅导员以及其他老先进教育工作者和有特长老教育工作者的组织发动工作。排出名单,逐步扩大,以“三顾茅庐”的精神,逐个登门拜访,热情邀请他们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主动支持和帮助他们建立相应的“工作室”、“服务站”和“爱心志愿者团队”等,并逐步形成制度,纳入工作常规,不断扩大为青少年的服务面,探索新的服务渠道和方法,主动适应新时代青少年的成长发展需要。
四要着力发挥科研在优质化建设中的作用,创新关心下一代工作。省教育工委、教育厅《意见》强调指出,“坚持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健康成长是关工委优质化建设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优质化建设最终要落实到不断提高关工委和“五老”队伍的关爱教育能力,实现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优质化上。
怎样不断推进关心下一代工作优质化?去年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郑富芝在“全国教育系统关工委参加家长学校建设经验交流会”上讲话,最后特别提出,“家庭教育、家长学校建设有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要研究先行,把一些问题想深议透,确保有序、健康、持续发展,教育部支持关工委开展课题研究”。其实,其他关心下一代工作同样如此。如怎样更加深入持久地组织开展好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创特色、铸品牌”活动如何不断深化、常做常新;“讲好家庭故事、传承优良家风”活动如何真正达到我市局领导要求,融入学校德育整体,成为一项经常性教育内容;我市教育系统从1984年就起步举办家长学校,历经了36年,目前已发展到了哪一步,下面的路怎么走,等等,这些都需要像开展教改实验那样,运用科研思维,逐个深入探究,进行分类指导,才会有深度,才能具有生命力,做到持续发展。这儿提出这个课题,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重视和兴趣,进行深入探讨,就不一一展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