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组织机构  |  工作动态  |  通知公告  |  制度文件  |  专题活动  |  老少风采  |  家长学校  |  优质化建设
家长学校
  站内搜索  
  热点信息 更多
18
2024-11
全市教育系统关工委负责人培训班在我校...
28
2024-10
我校关工委老同志参与省关工委“进万户...
09
2024-10
我校张恩慧同学获2023年度“南通市十佳...
24
2024-09
我校师生在市直学校“我以祖国为荣”演...
14
2024-09
我校多名老同志在建国75周年庆祝活动中...
家长学校
当前位置: 首页 > 家长学校 > 正文
为什么你始终无法走进孩子的内心?
发布日期:2017-05-10  浏览:
 

为什么孩子们会觉得和父母无话可说?这或许是孩子的错,作为孩子,就应该和父母说话,我们的文化称之为“孝顺”,但是有沟通的意愿,不等于就有沟通的效果。亲子关系实质上也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把常人之间的交往当做一面镜子,来反思我们的亲子关系出了什么问题。

不熟的人是怎么变成熟人的?

我们跟不同关系的人,有着不同的沟通层次。这种沟通层次是五个同心圆,就像孩子们爱吃的棒棒糖。从外到内、从低到高分别为打招呼、谈事实、谈想法、谈感受和敞开心扉。

当你认识新朋友的第一刻,你所做的第一件事通常是打招呼:“你好!”这是第一个沟通层次,我们叫做打招呼。

接下来你会问一些问题:“你是哪里人?做什么工作?”等等,这是第二个层次——谈事实。

接下来你们可能会继续交谈:“你为什么来上课?”对方说:“我的孩子不听话,我想知道怎样才能更好地跟他相处。”这是沟通的第三个层面——谈想法。

如果在谈想法的时候,你发现自己很赞同对方的想法,对方也认为你的想法很有意思,彼此就有可能产生好感,于是谈起更多话题,谈着谈着开始互相交流一些生活的感受,表达当时的心情,这样,你们的沟通就进入到了第四个层次——谈感受。

到后来,如果你觉得他比谁都更懂你,理解你,当你情绪低落、需要支持,或是有非常开心的事想与人分享,就有可能打电话给他。这样,你们就变成了真正亲密的朋友,能敞开心扉,达到心与心的和谐,你们之间的沟通就进入到了最高的层次——敞开心扉。

当然,相反的,你也可能碰到另一种情况:对方的想法和你很不同,或对方并不太愿意表达自己,不想和你交往,于是你无话可说,放弃了进一步交流,你们的沟通层次止步于谈事实的层面。

为什么你无法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

与和成年陌生人沟通不同的是,亲子沟通通常一开始是处于最内层--敞开心扉的层次。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和我们之间的关系开始渐渐变化,在有的家庭里,父母和孩子的沟通层次会从最内圈变成最外圈,从最高层次变成最低的层次,甚至更加糟糕。

有位家长说:“我和孩子的沟通层次已远超过这五个,是水火不相容的仇人的层次。”他说这话时看起来是那么无奈,那么悲伤。要知道,为了帮孩子戒除网瘾,他已经花了几万块钱的积蓄。

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呢?回溯孕育生命的最初,孩子生命来自我们,孩子是我们的骨中之肉、肉中之骨,我们对他的爱就像对自己的爱,我们之间是多么的亲密!同样,孩子对我们也没有任何保留,他全身心地向我们敞开,想哭就哭,想笑就笑,那时候我们多么幸福!可为什么后来会越来越疏远,甚至于变得如同仇人?每个孩子在出生的时候,护士们只会告诉你说你生的是个男孩还是女孩,而不会说你生的是个乖巧懂事的好孩子还是调皮捣蛋的坏孩子。孩子在生命之初都是一样可爱,那到底是谁把孩子变成一个好孩子或坏孩子的呢?父母恐怕难逃此责。就像心理治疗师萨提亚说过的那句话——孩子没有问题,如果孩子有问题,一定是父母的问题。身为父母,我们必须是时候要好好思考了:到底我们做了什么,令孩子和我们之间的沟通变成了这样?

让我们来看一看。其实,变化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当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在自然的、个体的生命被训练、被教导、被社会化的过程中,很多制约就开始进入到了他的生命中。如果当他哭泣的时候父母压制他说:“干什么哭哭啼啼的,不许哭!”在他大笑的时候父母又呵斥他说:“有什么好笑的,不许笑!”那么他和世界的沟通方式就会渐渐发生变化。他会渐渐得出结论:情感不能随便表达的,爸爸妈妈认为我不够乖,不够勇敢。由于他是如此的弱小,非常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所以开始察言观色,隐藏自己的感受、情绪,说一些父母亲爱听的话,如此一来渐渐就把自己的真心慢慢藏了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会感觉父母越来越不理解他,和父母的感受也越来越不一致,他会把和父母的沟通层次一圈圈往外移,由敞开心扉、倾诉感受,变成讲想法;如果想法也总是被否定,那就只剩下讲事实、打招呼了。

比如,有的小朋友在学校不开心,回家对爸爸妈妈说不想上学,可爸爸妈妈的第一反应却是生气地呵斥:“什么话?!居然敢不上学?!”孩子的感受就是被否定了。又比如,有的孩子会向父母表达自己对其他人的看法:“我不喜欢爷爷(或奶奶、老师等),因为他们怎样怎样。”父母当然会认为孩子是大不敬,多半会告诉他不可以这样想。孩子便会发现,原来自己的感受、想法都会被批评。如果孩子想吃薯条、汉堡之类的想法也总是被“没有营养”等理由给驳斥掉,他就慢慢地从不愿或不敢表达感受、情绪,变成不愿意向父母表达想法,剩下来的就只是谈事实了:“我明天春游要交80元。”“我的书包破了要买个新的。”甚至有时就连谈事实也不愿意,宁愿通过爷爷奶奶去跟爸妈讲。这样一来,父母与孩子之间就到了只是打招呼的层面,甚至招呼都不打。

如此看来,无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是父母一步步引导的结果。既然问题出在这里,那么要如何让孩子再次对我们敞开心扉呢?

“内外夹击”法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

1. 主动地跟孩子诉说自己的内心感受,也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使用开放式的提问,好比说“儿子你为啥喜欢吃汉堡呀?”,表现出积极的、感兴趣的样子,而不是用“你为啥喜欢吃汉堡呀,那多不营养”这种批判式的开场白,来让他没有兴趣谈自己的感受。

2. 在孩子主动说出内心感受时,站在他的角度去理解他,并表达出来,好比说“汉堡很美味,难怪你很爱吃”,假如有建议,请用建议而非命令的方式提出来,这样孩子会更愿意听。好比对不爱吃素的孩子:“爸爸今天烧了好多素菜,你妈说不错,你要不要也尝一点?”对爱吃油炸食品的孩子:“今天我看电视,电视上说总吃汉堡不吃别的,蔬菜也不吃,可能会缺乏维生素K,容易得血液病。爸爸也不想唠叨,只希望你能够健健康康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假如一次不起作用,可能是孩子需要一点时间,请保持耐心。

攻破打招呼阶段:假如孩子都不叫你“爸爸/妈妈”,你应该主动叫“儿子/女儿”或者他们的小名。这比直接叫他们的名字管用,因为名字陌生人都能叫,但是“儿子/女儿”或者他们的小名却反映出你们的关系。接受你这样叫他,就是承认你们的关系。这是孩子愿意尝试跟一个无话可聊的长辈说话的最重要的原因。

2. 攻破谈事实阶段:假如一个人不肯跟你说任何事,不肯拜托你,那么可能是不信任你,觉得你很可怕,或者觉得不需要依赖你等等。你需要变成一个可亲的、可信赖的人,不要打孩子、骂孩子、把孩子赶出门、对妻子/丈夫家暴等等。请和蔼地对待他,创造一个安全的家庭氛围,然后跟他说说你自己的那些事实——陌生人不就是这样交换自己的事情嘛。等你说了很多之后,他可能也会想说说自己的事情。

3. 攻破谈想法阶段:假如一个人不肯和你交流想法,可能是你太傲慢,不愿意倾听对方,或者他觉得他的想法比你的好得多,而你只有听的份儿,这会让说的人感到内疚,或者还可能是你们的想法有冲突,为了避免冲突,所以也就不谈想法了。想要和孩子谈想法,首先是要有平等的心态——父子关系也许不是平等的,但是两个人的想法是平等的,然后你要乐于接触孩子所接触的世界,这样才能设身处地地感受到他为什么喜欢这个、不喜欢那个、年轻人为什么这样生活,此外,你的生活经验也是宝贵的财富,主动聊聊共性的东西,人都要穿衣、吃饭、出行,你们生活在同一个社会环境,聊聊这些,试着找到共同点,好比说,你可以抱怨一下公共交通,讨论一下地铁票价问题,听听一个年轻人的想法和自己有什么不同,假如你们的想法一样,你们会觉得,“诶,我们父子之间原来是可以交流的”,所以这是个打开话匣的好机会。

4. 攻破谈感受阶段:这可能是最困难的,因为假如孩子和你的关系出现了问题,他就几乎不会主动谈自己的感受,对于父母也很困难,因为许多父母在谈论感受的时候感到害羞。不过,还有个办法,心理学上称之为“共情”,就是主动理解对方的感受,然后把你的理解说出来,好比,“你不想上学,上学这件事,是不是让你觉得很有压力呀?”然后,孩子就会去体会自己的感受,然后说“是”、“不是”,或者“其实是……”,当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之后,一定不要去驳斥,好比“你怎么能这么想呢?”,而是尽可能理解他,支持他,提供解决办法,或者问问孩子自己有没有什么打算。“你需要我去和老师聊聊么?”“那你想过不上学你要怎么办吗?”你也可以说说自己的感受,“爸爸觉得不太能明白你为什么不去上学”,然后,“你可以告诉爸爸发生了什么事么?”

后话:在人际交往中,不主动联系别人的后果,就是别人也不会主动联系你。其实用到亲子关系上也是一样的,主动去解决问题,往往事半功倍。

 

 
分享到:
 

版权所有©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通分院  江苏省南通中等专业学校

地址:江苏省南通市通宁大道8号 邮编:226011 电话:0513-85559500   苏ICP备19011223号

 您是本站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