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组织机构  |  工作动态  |  通知公告  |  制度文件  |  专题活动  |  老少风采  |  家长学校  |  优质化建设
老少风采
  站内搜索  
  热点信息 更多
18
2024-11
全市教育系统关工委负责人培训班在我校...
28
2024-10
我校关工委老同志参与省关工委“进万户...
09
2024-10
我校张恩慧同学获2023年度“南通市十佳...
24
2024-09
我校师生在市直学校“我以祖国为荣”演...
14
2024-09
我校多名老同志在建国75周年庆祝活动中...
老少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老少风采 > 正文
我校关工委委员周俭如教师笔耕不辍创作《南通歇后语图说》
发布日期:2018-01-16  浏览:
 

猫不吃蟹摆着看、王二侯摸鱼大的溜了、土地公吃素不吃荤……年近古稀的我校退休教师、校关工委委员周俭如老师正凝神创作,将这些南通人耳熟能详的歇后语用夸张、幽默的艺术创作手法,精心绘制出来。近日,南通发布记者专程上门采访了他。

周俭如家住崇川区虹桥街道新东社区,12日,他为社区好孩子学校博雅悦读书社捐赠了一本《周俭如民俗画赏析》,并主动要求担任辖区青少年活动的志愿者。

周俭如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师承秦宣夫、徐明华、姚毅刚、杨云龙、伍霖生、黄纯尧、尉天池、谭勇、陆地等国内知名教授。毕业后,他先后从事初中、职业高中、大、中专的美术书法教学工作。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南通人,周俭如对家乡有着一份难以言表的自豪之情,对南通独有的民俗文化有着异于常人的痴迷。年轻时,他常常利用空闲时间遍访如皋、海安等古城镇,找寻小镇里有关南通地方民俗文化的标志性物件,例如神马、门神、僮子、福禄寿字、蓝印花布、青花瓷等,汇总成原始资料进行艺术创作。

天道酬勤,厚积薄发。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周俭如创作的“南通方言歇后语图说”系列民俗画作品以原汁原味的百姓视角展现了南通方言艺术精髓,曾发表在1995年的《江海晚报》上,引起读者共鸣,反响十分热烈。

“南通方言歇后语图说”系列民俗画作品大获成功后,周俭如并没有躺在功劳簿上停滞不前,坐享其成,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曾经当过兵,又是搞艺术的,自然要用战士精神坚持艺术梦想,笃定创作方向,在寻找自我、超越自我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退休后,周俭如依旧笔耕不辍,辛勤创作。2012年,他又创作发表《民俗通》一书。在这本书中,周俭如通过水墨画、木刻、蒲葵浮雕、芭蕉浮雕等方式,精心绘制了《老蓝布》、《砌新房》、《耥稻》等几十幅南通民俗画艺术作品,生动再现了南通特有的方言文化,彰显了江海大地独特的文化气质,令人耳目一新。

周俭如告诉记者,精心绘制的这部《南通歇后语图说》即将完稿,“这是一件值得坚持的事,南通民俗与方言要好好传承下去。”













 
分享到:
 

版权所有©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通分院  江苏省南通中等专业学校

地址:江苏省南通市通宁大道8号 邮编:226011 电话:0513-85559500   苏ICP备19011223号

 您是本站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