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人道主义的国际赞歌
赵建辉
2004年初,我来到南通市紫琅中学工作。
这是一所位于狼山脚下风景优美的学校。校园内外,正流传着一个感人的故事——
2002年3月8日23时,一条讯息通过无线电波,从长江之尾跨越半个地球,传到了英国的曼彻斯特——“手术成功了!斯蒂文得救了!”电话这边是斯蒂文的妻子凯莉,电话那头是他们在英国的亲人。一时两头都泣不成声:中国,真好!南通,真好!
两个多月前,英国曼彻斯特27岁的教师斯蒂文和妻子凯莉,应聘来到紫琅中学任教英语。这对性格开朗的年轻人,对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中国充满着热情,对来中国教学更是作了精心准备。据说,凯莉在英国有抽烟的嗜好,为了适应中国的国情,给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来中国前硬是将最后一支烟掐灭在英国机场的候机厅。
没多久,斯蒂文夫妇就深深地爱上了这所美丽的校园。斯蒂文教高中,凯莉教初中。除课堂教学外,他们还经常组织一些活泼有趣的课外活动,深得学生喜爱。在南通的日子里,他们听说了中国的“雷锋”,知道了南通的“莫文隋”,遇见了“江海志愿者”,并主动加入了志愿者的行列。
3月5日,南通上千名志愿者参加了由团市委组织的“学雷锋便民服务”大型活动。在紫琅中学师生的队伍里,一对外国人格外醒目,斯蒂文不顾自己连续多日低烧,主动要求加入,和凯莉一起热情地为群众解答英语学习难题。
两天后,斯蒂文因喉咙肿痛在学校附近的一家医院就诊。当时,腹部轻微的压痛并未引起他的注意。根据病况,医生及时作了抗感冒输液治疗。学校领导曾劝斯蒂文住院全面检查,可是他怕耽误学校课程,没有同意。3月8日下午2时30分许,刚刚输完液的斯蒂文突然出现呕吐、休克、血压偏低等症状,陪侍在旁的校长顾 宙(后曾任南通中专副校长)、副校长黄志荣等人见状不妙,当即拨打“120”求助。为了争取抢救时间,顾校长骑着摩托车先一步赶往通医附院,联系院方做好急救准备。
3时50分,当昏迷的斯蒂文被送到通医附院的时候,院方的“绿色通道”早已打开。有关检验指标很快送到急诊医生手上:血红素3克,远远低于12至16克的人体正常值;血压60/80毫米汞柱,严重偏低;白细胞指数也大大异于正常人…... 种种迹象表明,斯蒂文感冒喉咙疼并非根本原因。不一会儿,急诊室副主任施伯华、门诊室主任董汉生、内科主任倪松石、肾脏内科主任范亚平、普外科副主任张春辉等 “大腕儿” 级医务骨干几乎全部聚集到急诊室。
是感冒引起的感染性休克,还是失血性休克?会诊意见渐渐趋于后者。出血部位在哪里?再查,呼吸道被排除,消化道又被排除。最后B超室主任干脆将机器搬到病房,6时30分,终于查出是脾出血,而且出血量已达4000毫升,占到斯蒂文总量的40%,患者的这种情况是非常危险的,一秒钟也不能停留,必须立即手术。
斯蒂文生命垂危的消息迅速传到南通有关方面。市政府分管 领导季金虎,还有教育局长、卫生局长、外办领导等相继赶到病房。手术方案很快出来了,由医院普外科主任操刀,麻醉科主任担任麻醉师。说实话,施行这种乡镇医院都能做的手术,竟然动用了这么多声名显赫的专家,这在通医附院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可这是为了保证手术的万无一失啊!
正当手术准备有条不紊进行的时候,一个意外的消息从化验室传来:斯蒂文血型属于O型系统里的阴性,这种血型在西方白人中常见,在汉人中仅占不到0.3%,医院血库里没有。
一边是昏迷不醒、生命垂危的病人,一边是万事俱备、只等血液的手术室。又一轮与死神争分夺秒的突击战打响了!
晚上6点50分,南通市中心血站值班室接到了通医附院急需1200毫升Rh阴性血的急电。
2000年以来,南通市区4万多名献血者当中,只有15人有这样的血型,对于这种在我国非常稀有的血型,由于使用概率极低,南通中心血站并不具备保存的条件,因此血库里一滴Rh阴性血也没有。
没有血源,医院里无法开展手术。值班室立即将情况向站领导作了汇报。已经下班回家的王站长一边通知业务副站长和血源管理科科长,一边火速赶往血站。短暂碰头后,马上成立了紧急调剂血源工作小组,相关科室的10余名同志也接到通知回站各就各位,两套应急方案同时展开。
第一套方案是向兄弟单位联系求援。从当晚七点开始,市中心血站的几部电话一个小时内没有分秒停歇。南京、淮阴、靖江、盐城、如东、启东、海安、通州…...该联系、能联系的血站、血库几乎都联系过了,但得到的结果却并不令人满意。只有南京和启东两地血库各有200毫升新鲜血,其他地方全是冰冻血球,如果使用还需要等六七个小时的热化处理。南京的血数量太少,而且路程又远,“远水解不了近褐”;启东血站接到通知,已派人带看血源乘出租车出发了,可距1200毫升的起码需求量,还只是杯水车薪!
与此同时,立足本地寻找血源的第二套方案也在高效执行中。电脑档案里有15人是Rh阴性血型,血站通过电话一一联系。打到宿舍,不在,又找朋友…...联系一个人,往往要转好几道弯。晚上7点30分,南通师范学院中文系女大学生潘荔萍和王淑华接到通知,知道是为了抢救一名英国教师,俩人二话没说,“打的”赶到血站抽血化验,一个多小时后,初检合格,两名女大学生400毫升带着体温的新鲜血液送到了通医附院。
家住狼山的女青年张丽萍血型也符合要求。小张下岗后,在外打工,是家里的顶梁柱。当血站的电话打到她家时,她不巧上夜班去了。她的母亲听说为抢救一名外国友人需要女儿的鲜血,非常支持,“命令”小张及时赶到;还有航运学院的学生王树磊、市郊区供销联社营业员张晓东,都是费了不少周折才联系上的,而当他们一接到通知,都毫不犹豫地火速赶到血站。
晚9点许,通医附院手术室里的无影灯终于亮起,饱含着中国南通青年学生和工人体温的鲜血缓缓地流进英国青年教师斯蒂文的体内。
斯蒂文的腹腔被打开,出血的原因找到了,刚开始是脾包膜下渗血,包膜破裂导致出血,腹腔内大量的凝血表明,出血还在继续,如不及时手术,病人肯定没救了。经过一个小时的精心手术,斯蒂文腹腔内的积血被清除,出血部位被固定,到10点下手术台时,病人的血压、血色素等指标均已趋于正常。
随后几天,紫琅中学教科室主任费忠,带领英语学科的部分老师日夜守护在病床前,直至斯蒂文康复出院。病房里,师生们赠送的束束鲜花,仿佛串串音符,奏起一曲人道主义的国际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