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组织机构  |  工作动态  |  通知公告  |  制度文件  |  专题活动  |  老少风采  |  家长学校  |  优质化建设
专题活动
  站内搜索  
  热点信息 更多
18
2024-11
全市教育系统关工委负责人培训班在我校...
28
2024-10
我校关工委老同志参与省关工委“进万户...
09
2024-10
我校张恩慧同学获2023年度“南通市十佳...
24
2024-09
我校师生在市直学校“我以祖国为荣”演...
14
2024-09
我校多名老同志在建国75周年庆祝活动中...
专题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活动 > 正文
“听老同志讲那过去的事情”主题征文展示之二十六——以校歌塑造师生的精神文化特质
发布日期:2022-10-31  浏览:
 

以校歌塑造师生的精神文化特质

陆 踊

1995年8月,市政府正式批复组建南通中专。一所历时一年筹备、汇聚数千师生、隶属不同体系、承袭各自传统的办学复合体,至此落实了校名、编制和领导体制。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样的发展目标,清晰展现在全体师生面前。

怎样凝聚、激发数千师生的进取意识,以一流精神面貌投入百废待举的中专建设发展?首任校长缪建新同志在艰难推进校园基础建设的同时,迅速启动了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相关工作。

当时,我主要分管学校德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并且在一年多的学校筹备过程中,对于未来学校在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气质层面的文化要求也多有思考。

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既是学校教育阶段的合格性检测要求,也是指向全生命周期的内生性发展激励。体现在职业教育,就是要:立足当下,人人成为顶岗适用的建设者;着眼未来,个个争当事业发展的接班人。这是中高职学校最成功的教育实践追求。而且,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更应该弘扬“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千年传统,尽可能拓展本区域的教育服务面和专业覆盖面,既看起点,又不唯起点,既重专项,又不唯专项,一切指向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核心发展要素,这就是:以德立身,以勤成事。基于这一思想,我在学校领导班子内提出了“立于德,成于勤”的六字校训建议,藉此营造全校师生崇德立身、勤勉不辍的浓厚氛围。

以德、勤为基点,我们又生发、拟议了“弘德、厚学、励能”的校风表述,强化了“德”的教育首位度,又将“勤”的要求具体落实在“学”与“能”的“奋飞双翼”上。

为了强化校训的自律性与校风的引领力,我们还系统梳理、明确了“博采、严教、善导、躬行”的教风要求和“笃学、勤习、敏求、活用”的学风导向,配之以简要的内涵阐发,为教学双方的校训实践提挈了行为规范和践行要点。

“一训三风”很快在学校领导班子和教代会获得通过,学校的特色文化建设迈开了基础性一步。

校徽、校旗、校歌,分别诉诸师生的视觉形象、精神意象和音乐形象,是学校特定的精神文化显性标识,是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之“花”。

尤其是校歌。好的校歌,既是学校精神文化的形象再造,又是学校“一训三风”的无形教化,如同流水之于河床,劲风之于草木,其强劲的生命力,就在于精神可感,形象可亲,旋律优美,易记易唱,润物无声。

有了前述“一训三风”的思考与共识,歌词的创作就显得相对水到渠成。作为词作者,我注意把握青春勃发、昂扬进取的基调,以“九月”入学、“七月”离校,追求知能一体,崇尚心手合一的中专学子为表现主体,以全校师生珍惜"风雨年华"、践行校训、报效国家为鲜明主题,强化“报国心,强国梦”“在我心中,在我手中”的时代精神和使命担当。形式上力求短小精干,简明易懂,琅琅上口。经过反复斟酌,最终确定了校歌《风雨年华》的歌词:

九月的风,鼓起青春的律动,

七月的雨,催开热情的花丛。

我们乘风而上,

知识、技能是奋飞的双翼;

我们随雨而往,

忠诚、智慧是人生的彩虹。

立于德,成于勤,

风雨年华,时光匆匆。

报国志,强国梦,

在我心中,在我手中。

如何编创高质量的校歌旋律,当时的市工人文化宫钱冰老师给予了学校很大帮助,他在作曲和摄影方面都具有很高造诣。在他的建议下,我们一起找到当时的市音乐家协会主席吴幼益先生,共同策划了一场创作征集活动。那次活动在南通职高会议室进行,来自市、县的40多位音协会员和作曲爱好者接受了邀请,听取了动员。

会上,我就南通中专的创立、学校精神文化的追求、校歌歌词的内涵、对旋律创作的要求做了介绍。建议采用进行曲风格,节奏简洁明快,具有蓬勃向上的音乐形象。要求主旋律鲜明,易于传唱,全曲时长不超过1分钟,便于升校旗时奏唱。我特别推崇小号的引奏效果,描绘了一幅天刚破晓,激越嘹亮的小号声排空而来的青春影像。与会人员随后也就校歌创作和词曲配合跟我进行了专门交流。

一个月后,学校陆续收到近30份创作投稿。吴幼益主席,钱冰老师,还有我们学校的杨政胡、栾程等音乐老师及音乐爱好者一起参加了初选。创作者和初审者的参与热情、负责态度令我们感动。其中,钱冰老师更是满腔热忱地先后提供了三份创作稿,两份列入了我们的备选。

直到截止日前,在我们学校应聘辅导学生管乐团的王聚宝老师急匆匆送来一份创作稿,初唱之后令我怦然心动。记得他是手书在一张练习本纸片上,曲调风格和音乐形象正是我们所期待的。他还给我饶有兴致地介绍了主旋律如何苦觅不得,后来又是如何在驶往上海的江轮上,迎着凌晨4点多的凛冽江风,在东方破晓的一刹那捕捉到“小号排空而来”的音乐灵感,然后一挥而就……

在进一步听取大家的初审意见后,专家们共同确认了这份最后提交的创作稿。又经过冯建新、栾程等老师对词曲的不断加工润色,校歌《风雨年华》基本成熟且愈臻鲜明。

我至今记得,当年70多位班主任老师是怎样在各班认真发动,统一教唱;学生处和音乐老师是怎样手提录音机,逐个班级展开合唱验收;栾程、王聚宝等老师是怎样通过校内排练并借助市内音乐界力量,录制成了第一份校歌合唱带,又如何通过市广播电台的“歌曲点播”节目,鼓动校内外青年学子反复点唱,使《风雨年华》逐步扩大影响,获得广泛社会好评。

一首校歌,便能认识一所学校。优秀的校歌,总是能以极强的亲和力、感染力和普及性,高度凝聚师生共识,形象传播校园文化,经久塑造师生员工的精神文化特质。这是被学校管理实践一再证明的教育规律,也是南通中专自筹办之初便有清醒认识,在后续发展中又始终坚持不辍并发扬光大的育人特色。(记于2022年10月15日)

分享到:
 

版权所有©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通分院  江苏省南通中等专业学校

地址:江苏省南通市通宁大道8号 邮编:226011 电话:0513-85559500   苏ICP备19011223号

 您是本站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