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组织机构  |  工作动态  |  通知公告  |  制度文件  |  专题活动  |  老少风采  |  家长学校  |  优质化建设
专题活动
  站内搜索  
  热点信息 更多
07
2023-02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进一步推进关...
08
2022-12
我校学生在省教育关工委2022年主题教育...
08
2022-12
关于公布《“听老同志讲那过去的事情”...
08
2022-12
关于公布2022年主题教育读书征文活动获...
05
2022-12
我校再获市教育局关工委“创特色·铸品牌...
专题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活动 > 正文
“听老同志讲那过去的事情”主题征文展示之二十五——早年生活琐忆
发布日期:2022-10-12  浏览:
 

早年生活琐忆

陈宇

我于1941年4月出生于唐闸西边的农村——偏僻寥落的靴头圩。据老人传说,八仙过海时,铁拐李在海边沙滩休息,把穿破的靴子随手一扔,经过很多年,泥沙在靴子周围日积月累地淤积,就形成靴头形状的圩塘并逐渐高出水面。后来有人到上面居住,这地方就被称作靴头圩(南通方言读“yu,阳平)了。因住在这里的人们一直都很穷,外人便把这个地方又叫做“讨饭靴头圩”。

我家住的村子过去确实非常穷。从东到西一眼望去,尽都是又矮又破旧的稻草房,不少人家墙壁是泥土打起来的。好在这种房子冬暖夏凉,也体现出穷困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每年油菜花黄的时候,野蜂飞舞,在墙上打洞钻进去躲藏。我们小时候用草棒儿往洞里轻轻一捣,听到“嗡嗡”地叫就知道里面有野蜂。捣它爬出来,抓住,装进玻璃瓶里。小孩家觉得有趣,玩得不亦乐乎。

我家旁边河水很洁。爷爷和老爷爷劳动回来,家里没有开水,舀起水缸里的水“咕嘟咕嘟”就喝;在地里劳动渴了走到附近河边,双手捧起河水直接喝,从来不见生病。家旁河里鱼虾比较多。新芦苇的尖梢做个活环桥桩上就能套着大活虾。缝衣针灯头烧红弯个钩,就能用来钓上鳊鱼和鲫鱼什么的。外地放墨鸦的船来了,见捉到的鱼多,孩子们更热闹,追着喊着舞着,不少人高兴地围观。船户常会丢一两条鱼到岸上送给住家,鱼在地上活蹦乱跳地翻跟头,大家见了更高兴了。

我家屋基几乎四面环水,形似“岛屿”,可是面积小,大概小学操场般大吧。岛上共住两家人,我家姓陈,邻居姓徐。我们家住岛屿西头,房屋围成U字型;紧挨着U的缺口处是徐家正屋,朝东南。这样,我家好像围成四合院了。父亲和大伯住朝东南的正屋三间,堂间大家共用,只20个平方左右吧。父亲的房间在堂间左手,更小,10多平方,只有朝前一个小窗户,用旧报纸什么的全年糊着,防止蚊蝇。窗户前面三间屋,两间是祖父的卧房和厨房,距离父亲的卧房只有不到一庹(音tuo,声,约5尺)空间,勉强能侧身走一个人,前面便是河边。父亲的房间光线很不好,又潮湿,成天黑魆魆的几乎看不清房里的东西。

父亲分得厨房一间,在祖父卧房和厨房的东南头,紧靠徐家正屋。彼此间有个小弄子,走这儿到河边拐弯向前穿过徐家院子,往东,有个两三尺宽八九尺长的坝,是“小岛”唯一通向外面的陆路。

我清晰地记得,我家厨房不大,四面都是芦苇壁,后壁大约有三分之一悬空挂在河边上,在屋里从下边就能直接看到河水。冬天寒风乱钻,呼呼的,非常冷。

父亲身高体壮,短时间做过跑上海贩鸡蛋的小买卖,生意不太好,又一度外出拉过黄包车。大约1941年左右,父亲二十岁时,进了大生一厂做工,后来母亲也进了一厂。父亲进厂后,加入了地下党,党员彼此间联络的秘密暗号是在帽子里藏有一张写着名字的小纸条。当时日本人已经占领了工厂。搬运工从船里往岸上抬马达走跳板时故意让马达掉进河里。父母亲还参与“邀班”(罢工),工人们把“拿摩温”(洋工头)丢进粪坑里,同洋鬼子做斗争。南通著名的“火烧竹篱笆”(夜烧日寇为围堵人们往来而费尽心机竖立的几里长的竹篱笆),父亲曾讲述,他也参加的。

父母们每天很早就去上班。因为没有时钟担心迟到,大约凌晨3点左右前后邻居就互相呼唤起床,忙碌地煮早饭吃早饭。一听工厂里“嗡……”长长的头遍汽笛,就得赶忙出发。如果走稍宽一点的土路有10多里远,须走一个多小时。幸好有一条斜着去工厂的田间小道,曲曲折折地抄近路走大约半个多小时就能到厂了。父母说,正好赶在拉第三次汽笛时到工厂钟楼(厂大门),经过搜身才允许进入工厂,不算迟到,可以上班,一大早总算没白跑。

父母去上班时,我和弟弟还睡在床上,有时还没醒来。我们的早饭,父母已经预留在锅里,我们兄弟俩起来,自己盛着吃。中饭,在爷爷那儿吃。到傍晚,兄弟俩依着门框盼望父母早点放工回来,却往往都是天很黑了父母才能赶到家。父母在回来的路上心里也着急,希望快点到家。烧晚饭家里根本没有火柴(旧时称“洋火”),母亲把草纸搓成的媒子贴紧火石,用火刀打火。如打不着,就叫我到外面张望谁家烟囱在冒烟,我好拿起媒子赶快直接去那家“过火”。灶门口烧锅草不多了,就要我帮着到外面置好的草置上去拔草,来回都得走小桥才能把草抱回来。

我们家平时进出都不走徐家小坝,而是走我们自家的小桥过河进出。桥分两级,河中间竖立着“开”字形桥桩,每天早晨把叠着的桥板推到对岸,夜里睡觉前再把外桥板抽回来叠着放,这样过夜睡觉安全些。听我祖父说,有一年腊月底,因为欠租,姓吴的地主派人来抓他,被“汪汪”的狗叫声惊醒的祖父,忙从后面涉水逃走,一连游过了三条河才逃脱。来人寻不着祖父就把大伯母和母亲带走当人质,母亲把刚出生的我抱在身边一起去了地主家,第三天才放回来。这些是多年后大伯母闲谈时说出来,我才知道的。如果没有桥,祖父那夜可能就被抓走了。

我年幼时,日本鬼子已经上岸到了南通,经常下乡骚扰,抓花姑娘。大伯母告诉我说,有一天夜里只听“叭”地一枪响,鬼子的子弹从前窗入,从她的睡床后壁出,幸好她是躺着的,才没出事。

母亲娘家穷,外祖母寡居后便让七岁女儿到我们陈家当童养媳,只为有口饭吃。后来母亲长成容貌俊秀大姑娘,姓朱的地主、还乡团长要抢她,祖父只好让父母十八九岁就匆忙完婚,当时父亲还没进工厂做工。外祖母曾在大生一厂当过童工,只生了我母亲一个,解放初期和我家一起生活,活到90多岁。

再后来,鬼子被打回东洋去了,国民党军队又常常夜里抓壮丁,让人提心吊胆,夜里把桥板抽掉能安全得多。旧社会,没办法,穷人终年只能在惊恐之中艰难地熬日子!

解放前夕,谣言很多,说什么新四军很可怕,红头发绿眼睛,杀人放火,奸淫抢劫,无恶不作。我们小孩子家,反正听了也不懂。1949年解放了,共产党来了,才知道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1949年下半年我在村里开蒙念书。解放了,我们家生活从此日渐好起来。

二伯也早在解放前就进一厂做工。1952年他们把住的朝西南的三间屋让渡出来,大伯和父亲各出二十包洋纱,二伯出园另外盖了三间新瓦房,两间小厨房。这一来大大缓解了祖孙三代十多口人拥挤在一起住的窘境。

1953年我家也搬出去盖了三间大瓦房,同时盖了两间厨房。窗户都配了玻璃,家里明亮多了,恰使幼年读书的我有了比较好的学习环境。

我高小和中学都在城里寄宿学习,每月才回家一次,拿伙食费。1961年上大学本科到了南京。

解放后土改,我家有了土地,但水车人力戽水,距离远,灌溉不好,没多少肥料下地,成了发白的盐碱地,像瘌痢头一样水稻有块没块的收成很低,一亩地只打100来斤稻子。父亲便请人用小木船夹河泥上到岸上,晒干了再挑到地里做肥料。后来听妻子说,那些年头,大冬天天寒地冻,把河水戽干,像她那样十八九岁的年轻姑娘还都撸起裤腿儿,跳进冰冷的河水里挖河泥,人递人地用盆子接龙把河泥送上岸,晒干后分块送到地里打碎了做肥料。刚解放的那些年头,人们的勤劳、艰苦和奋进,是今天的人们所无法想象和理解的。

我们家那一带小河多,弯道多,夏季一下大雨就涝,田里水汪汪的一大片,可以行船,只能望见庄稼的梢头在水面上随风摆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我们那儿大兴水利,河道裁弯取直,不但水患消除,乡村面貌也焕然一新了。老百姓的生活同旧社会相比,都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解放后宣传社会主义的美好未来,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这些早早都实现了。现在人们有了手机,不论多远,都可以通电话,看视频。城里现在几乎家家有小汽车,来去很方便。过去的皇帝、大官、大地主们,都没能过上如我们今天的好生活!

没有毛主席,没有共产党,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我们人民的今天。

我们一定要珍惜今天,并要继续奉献,努力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2022.6.30.

 

分享到:
 

版权所有©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通分院  江苏省南通中等专业学校

地址:江苏省南通市通宁大道8号 邮编:226011 电话:0513-85559500   苏ICP备19011223号

 您是本站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