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机工经历
冯建新
1970年初,刚满17岁的我响应国家号召离开了喧闹的城市,离开了父母,来到如皋县龙舌公社成为了一名插队知青。
那时的如皋农村,生活条件还相当艰苦。除了公社驻地能基本供电,就仅有各大队(村)部拉根电线不定时供电,广大农户家中都不通电,照明全靠煤油灯(煤油要凭票供应的)。到了农忙时,脱粒还是靠人力摔,连枷打,高级点的也只有人工脚踏动力脱粒机。耕田靠牛(那时每个生产队都养一到两头牛)和人工锄头翻地。那年代肥料紧缺,每年农闲时就组织社员日夜轮班,用最原始的脚踏水车车干小河、沟塘里的水,再把河泥挑到田里做基肥。
为了改变农村这种贫穷落后的面貌,七十年代初,公社逐步开启了农业机械化步伐。1971年公社决定为我插队的大队调配一台手扶拖拉机,有幸的是大队部指派我和另一名回乡知青去公社农机站培训学习。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这个老三届知青荒废了学业,失去了宝贵的学校学习机会,所以对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倍加珍惜。通过认真学习, 刻苦专研,并虚心请教农机站的老机工和技术员,我终于以满分的成绩通过了培训考核,获得了农村机动车驾驶(实习)证。那时的手扶拖拉机在如皋农村还是个稀罕物。记得我从公社农机站第一次把拖拉机开回大队部的情景,沿途围观的老老少少,那种充满惊喜和期盼的眼神令我至今难忘。
学会拖拉机的操作并不难,当你从事这个职业后,你才能体会到其中的酸甜苦辣。首先是每年两季的农忙。我们大队共有14个生产队,全要靠这一台拖拉机脱粒、耕地,往往这个生产队还没完工,后面几个生产队都在场边排队等着。为确保粮食颗粒归仓,抢收抢种不误农时,拖拉机必须二十四小时不停歇工作。在那每个农忙季的四十多个日日夜夜中,我只能不分白天黑夜连续工作,四十多天回不了家。地当床,天当被,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白天顶着烈日,晚上盖点麦杆御寒。脱粒时,必须时刻守候在机器旁,密切关注机器的运作情况,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和机械故障。耕地时,白天还好,到了夜里,一个人驾驶着拖拉机在旷野中耕作。那时农村的田地还没有规划整治,田地中经常有一些大大小小的坟茔。试想一下,夜深人静时,独自一人绕着坟茔转圈耕作,点点磷火还时不时在你附近飘荡跳跃······
作为机工的我农闲并不闲, 除了要搞好大队团建工作,参与大队文艺宣传队排练演出,抽水积肥,为大队的外出水利人员(俗称上河工)运送粮草外,更主要的任务就是机械的维修保养。我们大队除了一台手扶拖拉机,还有一台30匹六缸的柴油机和两台脱粒机、一台抽水机(不带电动机的,因为农村没电)。
那时,可不象现在有售后服务和4S店,所有的维修保养只能靠自己。拆卸镙丝是农机维修的首要工作,也是机工的主要基本功,因农机常年经泥水浸渍和风吹雨打,大部分镙丝都锈死在机器上。那时,我们的工具仅有一只虎钳、几个锤子、扳手等最原始简单的工具,没有任何电动工具,-旦把镙丝拧断那就麻烦了。经过多次探索,我终于总结出拆卸镙丝的八字方法,即长润、轻敲、慢拧、巧卸,极大地提高了维修质量和工作效率。当然,技术性最强的还是柴油机和拖拉机动力系统和变速系统的维护。在那个知识贬值的年代,想找一本柴油机维修和拖拉机大修保养方面的书籍非常困难。记得有一次我回南通,正好看到废品收购站旧书堆中有一本前后缺页的破旧的《汽车驾驶与维修》专业技术书,在和老板说了无数好话后,才如愿以偿把这宝贝带回了家。至此以后,我一有空闲就潜心阅读,认真研究,尽管汽车的构造与柴油机及拖拉机的构造有明显差异,但一些基本工作原理,机械结构还是有不少相通的地方。在掌握了基本机械理论知识后,我结合大队农机的实际情况,认真实践,不断探索,通过自己不懈努力,终于能做到熟练将柴油机和拖拉机全部拆解清洗,准确发现并置换磨损零件,精准安装整机并调试,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农机工作者,为农村的机械化进程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忆往昔,深感那时求知之难。看今朝,倍加羡慕中专学子良好的学习环境。现今的南通中专,先进的实习设备,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丰富的专业书籍应有尽有。 相信在全体中专师生的努力下,必定会培养出未来的大国工匠。
2022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