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小的时候,爸爸就告诉我,人要善良的活着,对长辈要孝顺要有礼貌。渐渐地长大了,也就把“孝顺”当成了我们的家风。
今年年初,我用我攒的零花钱给我奶奶换了手机,她把我骂了一顿,说我瞎花钱,因为她觉得智能手机太难学,不如老年机好用。
我说,我可以教你用新手机微信聊天。
她问我,学会这个有什么用?
我说,用这个发语音不用花电话费,你还可以看到我平常在忙些什么。
她说,那这个还挺好。
于是,我教会了连拼音都不会的她学会了微信。
她只会发语音。
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我晚自习下课回宿舍,突然收到了她的第一条语音,听完短短的5秒语音,却让我在望向学校上空万家灯火处时哭得泣不成声。
她用极不自然的语调颤抖着说,晨晨,爷爷奶奶想你了。
这些年,我几乎都在南通上学,偶尔周五周六回次家还不够两天,而这段时间里又忙于做作业,周日上午11点前就得继续回学校上课。也许,这短短的两天还真不够我和爷爷奶奶说说话,看看他们。
我奶奶今年80岁,我爷爷85岁,他们舍不得出去,他们去过最远的地方,是上海到南通。
我爸妈很孝顺,他们会在外面买一些好吃的好玩的回家,偶尔也会带着爷爷奶奶出去游玩一下。
而他们这一代,住酒店会问十遍价格后心疼;景点买瓶水嫌小商贩太坑;腿不好还不让打车非要步行;吃饭的地方选的高档一点就吓得腿都迈不动。兵荒马乱地回来之后,还要告诉你,以后再也不出去了,哪儿好也不如家里好。他们一辈子困在半亩方田间,物质不富足,精神很空虚。他们见过的东西不多,也没有什么像样的爱好,闲下来只能反反复复地想我们。他们这一代,普遍患上了贫穷后遗症,他们没见过外边的天,也不认为自己有必要去看看。
他们眼里的全世界,就是儿女欢笑,全家团圆。
三代人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观念冲突与意愿违背。
对同一件事情因理解所产生分歧,饭桌上一讨论就是一个死结。他们觉得我们不懂事,我们觉得他们太固执,这是一道千古较劲题。但是,理解分歧不能成为我们不去关心他们的理由。
他们可以说不需要我们为他们做什么,但不代表我们就真的什么也不用为他们做。
早晚有一天,他们会老的走不动路;早晚有一天,他们不能靠自己的腿脚走出门口去看一眼窗外云烟;早晚有一天,子欲养而亲不待。
爷爷奶奶不会玩儿,我们可以带着他们玩,他们跟不上时代,我们可以带着他们去看一看渔舟唱晚。
人一旦被时代抛弃,就会感到无尽的孤独与悲凉。
你不肯回头关心他们,他们就会活成一座逐渐下沉的孤岛。
爸爸妈妈很爱他们,我也爱。想对他们好,想让他们生活的开心,想多陪陪他们,这都是我们内心真诚的想法。
爸爸妈妈对爷爷奶奶的关爱与理解也潜移默化使我把"孝顺"当成了我家的家风。这不是刻意去做的,而是我想那么做,我爱他们。
乘着时间还早,我们收拾一下行囊回家,看看他们陪陪他们。世界那么大,我也想带他们走走看看。
指导老师:王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