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进一步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利用好本地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引导青少年更好地听党话,跟党走,落实南通市教育局和市局关工委今、明两年学校关工委的重点工作,深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让红色基因在青少年心中牢牢扎根,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
二、活动目标
配合学校德育教育和建党100周年纪念专题活动,通过对本乡本土革命史料的搜集、英雄事迹的实地寻访及革命故事的撰写与改编,使学生切身感受到革命前辈前赴后继,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认识到社会主义新中国与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更加坚定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信念。
三、活动内容
组织学生立足本乡本土,寻访革命遗迹,采访老革命、老英雄或知情者,撰写、改编革命故事,拍摄并制作寻访视频,讲述寻访经历和感悟等。
活动分两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2020年5月-2020年7月10日。各系部在史料搜集和实地寻访的基础上各完成不少于一篇革命故事的改编或撰写,鼓励完成多篇。实地寻访时间将安排在5月底或6月初的周六进行;
第二阶段为2020年7月-2021年6月,根据市局关工委部署,制作相关寻访视频,撰写寻访经历与感悟文章,为寻访视频展播和演讲比赛作准备,同时根据要求继续开展实地寻访、史料搜集与故事撰写。
四、成果形式和具体要求
活动成果呈现方式为革命故事、寻访视频及演讲稿。
革命故事具体分两种:
1.根据已有史料及已有故事进行改编的故事。
2.实地寻访革命遗迹、采访老革命和战斗英雄或知情者,并根据寻访掌握的素材撰写的原创革命故事。
故事写作的具体要求:
1、以本地区一个真实存在的革命遗迹为依据,具体叙述在这里真实发生的人或事,文章以真实性为主要原则。
2、文章主要用记叙文的形式编写,来龙去脉交代清楚,不要长篇议论,控制在千字以内。
3、搜集来的文章经过改编,同时署原作者和改编者名;原创作品,署名原创作者;合编作品,署名合编作者;集体创作,署集体名称。
4、每一篇配一张相关遗迹照片,如文章所写的地名已没有了,则配上原地名现在位置的相关照片,并加配文字说明。
寻访视频及演讲稿的具体要求待市局关工委通知。
五、活动组织形式与系部分工
考虑到活动成果的多样化及实施难度与资源限制,我校“寻访革命遗迹,传承红色基因”教育活动分两种形式组织开展:
1.校内活动。根据已有史料及已有故事进行改编,以学生个体或小组为单位自主进行,由系部安排语文老师担任指导老师,对学生改编故事进行史料搜集,故事改写等方面的指导和最终把关。由各系部落实若干师生参与活动。
2.外出寻访。外出实地寻访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每个寻访小组由两名学生(一人负责采访和故事撰写,一人负责录音和后续寻访演讲稿撰写)、一至两名指导老师(语文老师和班主任)、一名摄像师(老师或精通摄影与视频制作的学生)、一至两名关工委老师组成。学生负责采访、录音、素材整理和故事撰写,指导老师负责对学生的采访和故事撰写进行全程指导,摄像师负责对寻访过程进行全程录像和后期寻访视频的制作,关工委老师负责寻访地点和采访对象的筛选、落实与联系。第一阶段由商贸系与机械工程系各落实一组师生参加外出寻访活动,第二阶段视具体情况再安排其他系部师生外出寻访。摄像师由学校安排。
六、外出寻访交通安排
由学校安排专车接送。
南通中专关工委
2020年5月21日